让三秦大地山绿水清天更蓝:必威
错落有致的树木绿地,平静广阔的清澈水面,一掠而过的各种水鸟,构成一幅生态和谐美景。春日的西安浐灞湿地公园,景色宜人,赏心悦目,吸引广大市民前来休闲踏青。
居住在西安城北的市民郑煜,一边用手机记录着美景,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山、河、江、坡综合治理,严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全省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好转的可喜变化。5年来,全省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新增绿色2600多万亩;渭河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全面建成,汉江、丹江水质保护成效明显;治污降霾保卫蓝天铁腕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全省生态环境正朝着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稳步迈进。造林增绿,绿色版图不断扩大4月25日,位于商州区银明沟的陡峭坡面上,去冬栽植的280亩油松,笔直挺立、郁郁葱葱,一年前还是光秃秃的山体,已经被绿色所覆盖,一片生机盎然新景象。
风景秀丽的陕南,是我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为使生态更加优美,商洛市时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绿化攻坚战,誓让市区城周3万多亩的陡峭石崖坡面全部披上绿装。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商洛林业人克服困难,采用索道运、骡队驮、电镐挖等方法,千方百计实施造林绿化,确保一次成林、增景见绿,在重点区域打造起森林群、森林带,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在宝鸡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之后,西安、延安两市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去年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今年,塞北江南的榆林、秦巴山区的商洛、关中平原的铜川先后得到国家林业局批复,开始正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榆林、铜川、安康、汉中、商洛5市高歌猛进,在三秦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热潮,一个自北向南的大漠绿洲、关天经济区宜居明珠、秦巴山区绿色森林群落的森林城市圈大格局正在形成,三秦儿女尽享绿色带来的福利。
5年来,我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生态建设战略,全省5年共完成林业总投资519亿元,造林绿化2663万亩,义务植树近5亿株;森林面积由1.28亿亩增加到1.3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41.42%提高到43.06%;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515.9亿元提高到1078亿元,实现了翻番。陕西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5年间,我省防沙治沙进入全面攻坚新阶段,先后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全面治理荒沙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地方重点治理项目,共完成防沙治沙任务530余万亩。针对沙化土地类型,我省探索总结出6大类24种治理模式,为全国防沙治沙创建了样板。
据监测显示,全省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减少幅度分别达89.6%和78.1%,沙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3%。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的持续实施,让陕西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为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绿色成果,我省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全省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和病虫害成灾率,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全面推广远程视频监护、无人机巡查、GPS巡检等互联网+天保,使森林基本得到休养生息,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治水兴陕,江河清流展新颜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
然而长期以来渭河的水质污染、防洪等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头之痛和工作重点。2011年启动渭河综合治理以来,渭河面貌实现华丽转身,如今沿岸630公里堤防主体已经全部完成,曾经的水脏、水少、水危机的抱怨几乎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渭河两岸风景秀丽,游人如织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决定性因素。5年间,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相继启动了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汉丹江治理等一批重大工程及普及农村饮水的民生工程,治水思路实现了由非此即彼的刚性向灵活系统的柔性转变,由单纯排水防洪、引水抗旱的工程治水向蓄滞泄洪兼顾、丰枯相济的生态治水转变,让人民群众因水得福、因水得利。
汉江是国家和省内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但流域内洪涝灾害频发,当地群众每到夏季都心有余悸。自2012年汉江综合整治启动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2.5亿元,建设堤防(护坡)313.8公里,特别是安康东坝和白河防洪工程的开工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并发挥显著效益,群众汛期免遭颠沛流离之苦。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湿地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多措并举,渭河、延河、无定河等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37.5%以上,汉江、丹江、嘉陵江等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各市城镇集中式饮水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黑河水质达到Ⅲ类,水环境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按照陕南防水、关中留水、陕北引水系统治水兴水区域方略,我省立足汉江、渭河两大水系,总投资1000多亿元,130多个水利项目同时铺开,初步搭建起陕西现代化水利构架。
2016年,陕西水利系统将水利工作分解为防治水灾害、大干水工程、完善水设施、管控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深化水改革、提升水管理、创新水科技,全力开创系统治水兴水新局面。今年,我省全面启动河长制,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生态治河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积极探索,水利风景区成为我省水生态保护的新样本。
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35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7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汉城湖,过去由于长期接纳城市污水和雨洪,库水污黑,环境恶劣。
经过提升改造后,一个长6.27公里、生态水面850亩、景观绿化面积1031亩的全新湖泊跃然而出。治污降霾,铁腕治理显成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最大的民生。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系统思维、法治理念和科学之策实施一系列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举措,使全省环境保护有了较大改观。
美丽陕西从健康呼吸开始。为全面改善关中城市群环境空气质量,2013年,我省相继出台了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和林业治污减霾三年行动,实施了以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为内容的大气污染防治。
积极创新举措,加强联防联控,多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陕西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实行了冬季出土停工等创新措施。
实行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和联合执法,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此外,我省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关中地区严格控制火电、钢铁、水泥、传统煤化工等新增产能,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水泥485万吨、钢铁132万吨、印染6453万米、造纸36万吨,提前2年完成国家任务。林业治污减霾取得明显成效,据测算,关中森林、湿地年滞纳颗粒物相当于2074万辆机动车的排放量,年固碳量若堆积成形相当于西安城墙550米。经过铁腕治理,我们头顶的天空越发湛蓝。
2016年与2013年相比,西安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势为一增两减两下降,即优良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爆表天数减少、PM2.5下降、PM10下降。现在政府建起了污水净化、垃圾填埋场和收集站,环境好多了。
环境一好,来游玩的人也多了,腰包也鼓了。大荔县朝邑镇紫阳村村民段振华感慨地说。
5年来,我省全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在全国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树立起了陕西样板。十二五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3.06亿元,在90个县区592个乡镇3951个村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600多万。2016年又投入资金5.35亿元,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734个,涉及67个县、973个村,受益人口148万,陕南三市28个县实现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记者王永锋)。
本文来源:必威·betway(China)官方网站-www.sanyiyushun.com